名醫(yī)研究

        經(jīng)方治療心衰探討

        發(fā)布人:蔡敏珊 更新時間:2016-11-17
        ?

        ? ? 心力衰竭是指在各種致病因素的作用下心臟的收縮和(或)舒張功能發(fā)生障礙,即心泵功能減弱,使心輸出量絕對或相對下降,以致不能滿足機體代謝需要的臨床綜合征稱為心力衰竭。心力衰竭分為左心衰與右心衰。左心衰臨床表現(xiàn)為肺循環(huán)淤血:呼吸困難、咳嗽和咯血(喘證、痰飲)。右心衰主要表現(xiàn)為體循環(huán)淤血:上腹部脹滿、頸靜脈怒張、紫紺(血瘀)以及水鈉潴留:水腫(水腫)、心律失常(心悸)。根據(jù)心衰的癥狀,左心衰多分屬于中醫(yī)的喘證、痰飲、心悸等病,右心衰多分屬于中醫(yī)的水腫、血瘀等病。西晉王叔和在《脈經(jīng)》卷第三中首先提出“心衰”病名,其主要表現(xiàn)早在《內(nèi)經(jīng)》中已有描述?!端貑枴つ嬲{(diào)論》篇:“夫不得臥,臥則喘者,是水氣之客也”?!端貑枴に疅嵫ㄕ摗菲骸?水病下為跗腫大腹,上為咳喘不得臥”?!端貑枴乎蝉氛摗?:“五臟陽以竭也,津藏充廓”。此外,《金匱要略》云:“心水者,其身重而少氣,不得臥,煩而躁,其人陰腫”、“水在心,心下堅筑,短氣,惡水不欲飲”。 1997年國家技術(shù)監(jiān)督局發(fā)布的國家標準《中醫(yī)臨床術(shù)語·心系疾病》明確指出該病是“因心病日久,陽氣虛衰,運行無力,或氣滯血瘀心脈不暢,血瘀水停,以喘息心悸,不能平臥,咳吐痰涎,水腫少尿為主要表現(xiàn)的脫病類疾病”。
        ? ??
        ? ? 一、心衰的病因病機
        ? ? 心衰常由外邪侵襲或誤治,導致心、肺、脾、腎等機能受損,氣血紊亂,水飲停聚、痰濁、血瘀為患。外邪直中或病久,心陽不振,心腎陽氣虛衰;或因虛致實,虛實夾雜。以虛證為本,心腎陽虛為主。實證為標,水飲、痰濁為主。在傷寒論中,導致心衰的病因多為太陽病誤治之后,如“下之后”、“發(fā)汗過多”、“若吐若下后”,或為外邪直接侵犯少陰所致。譬如《傷寒論》:“太陽病,下之后,脈促胸滿者,桂枝去芍藥湯主之”是在下之后形成的心陽虛證。又如《傷寒論·辨太陽病脈證并治中》:“發(fā)汗過多,其人叉手自冒心,心下悸,欲得按者,桂枝甘草湯主之”及“太陽病發(fā)汗,汗出不解,其人仍發(fā)熱,心下悸,頭眩,身瞤動,振振欲擗地者,真武湯主之”是發(fā)汗過多由太陽病轉(zhuǎn)屬少陰病。再如《金匱要略·痰飲咳嗽病脈證》“膈間支飲,其人喘滿,心下痞堅,面色黧黑,其脈沉緊,得之數(shù)十日,醫(yī)吐下之不愈,木防己湯主之”是吐下之后致心陽虛弱兼飲邪郁而化熱。少陰病是傷寒六經(jīng)病變發(fā)展過程中的后期階段,機體抗病力衰退,病情相對較為危重,形成正虛邪實的證候。
        ? ??
        ? ? 二、心衰的脈象探討
        ? ? 《傷寒論》辯脈法第一條文:“問曰:脈有陰陽,何謂也?答曰:凡脈大、浮、數(shù)、動、滑,此名陽也;脈沉、澀、弱、弦、微,此名陰也。凡陰病見陽脈者生,陽病見陰脈者死。”是憑脈辯證的總綱。《傷寒論》中心衰患者脈象常由太陽病的陽脈轉(zhuǎn)為少陰病的陰脈?!秱摗罚骸疤柌?,下之后,脈促胸滿者,桂枝去芍藥湯主之?!碧岬叫乃サ拿}象可以表現(xiàn)為促脈。《傷寒論》“傷寒,脈結(jié)代,心動悸,炙甘草湯主之”提到合并心律失常時表現(xiàn)為結(jié)代脈?!秱摗?“少陰之為病,脈微細,但欲寐”提到少陰病的主脈是微細脈,當心衰病發(fā)展到脈微細時,其實就是心衰病合并休克即將亡陽時,此時病情已相當嚴重。至于服藥后病情的轉(zhuǎn)歸,亦可從脈象中消息得知,如《傷寒論》:“少陰病,下利脈微者,與白通湯。利不止,厥逆無脈,干嘔煩者,白通加豬膽汁湯主之。服湯脈暴出者死,微續(xù)者生”。根據(jù)本人臨床經(jīng)驗,心衰脈象應(yīng)注重左寸及右尺,左寸強弱反應(yīng)心陽的盛衰,右尺的強弱反應(yīng)腎陽的盛衰,右寸反應(yīng)肺氣的強弱,左尺反應(yīng)腎陰的盛衰,水氣凌心犯肺時,其脈象可出現(xiàn)弦滑。若六脈微細無力,但欲寐,四肢厥冷,是心腎陽衰重癥,表現(xiàn)為心衰伴有休克,應(yīng)急予重劑四逆湯,以回陽救逆。
        ? ??
        ? ? 三、經(jīng)方在心衰辨治中的三個特點
        ? ?(一)以扶陽為基本方法
        ? ? 陰陽為八綱之首,《內(nèi)經(jīng)》“善診者,察色按脈,先別陰陽?!笨梢姳鎰e陰陽是辨證的基本前提?!秲?nèi)經(jīng)》“岐伯曰:心者,生之本,神之變也;其華在面,其充在血脈,為陽中之太陽,通于夏氣”;“心者,五臟六腑之大主也,精神之所舍也”;“心主身之血脈”;“心者,君主之官也,神明出焉”。由此可見心屬火,為陽中之太陽,人體生命活動有賴于心陽的溫煦。心衰主要是心陽虛衰,以致血脈運行不暢,不能溫煦五臟六腑?!端貑枴ど鷼馔ㄌ煺摗吩唬骸瓣枤庹?,若天與日,失其所則折壽而不彰,故天運當以日光明?!睆娬{(diào)了陽氣的重要性。 在傷寒論中的扶陽思想與內(nèi)經(jīng)一脈相承,在心衰的治療中以扶陽為主,扶陽不離桂附,大部分方中含有桂枝或附子。如含有桂枝的方有桂枝甘草湯、桂枝去芍藥湯、桂枝去芍藥加附子湯、桂枝甘草龍骨牡蠣湯、桂枝去芍藥加蜀漆牡蠣龍骨救逆湯、炙甘草湯、五苓散、苓桂術(shù)甘湯、木防己湯、小青龍湯、腎氣丸。含有附子的方有真武湯、四逆湯、茯苓四逆湯、四逆加人參湯等。
        ? ? (二)重視心腎兩臟
        ? ? 中醫(yī)學認為,心屬火,腎屬水。心火下交于腎,使腎水不寒;腎水上濟于心,使心火不亢。心陽根于腎陽,故心陽虛必累及于腎,或因腎中陽氣虛累及于心。心陽虛衰則不能制約腎水,則腎水泛濫可凌心射肺;或腎陽虛,心陽失其溫助,亦致心腎陽虛,水火逆亂,甚至出現(xiàn)亡陽。表現(xiàn)為氣喘、胸悶、心悸、小便不利、水腫、腹痛吐利、肢體沉重疼痛,重者見四肢厥冷、脈微欲絕、冷汗淋漓等。傷寒論中治療心衰以扶助心腎陽氣為主,并注重祛除水飲,如《傷寒論》:少陰病,二三日不已,至四五日,腹痛,小便不利,四肢沉重疼痛,自下利者,此為有水氣,其人或咳,或小便利,或下利,或嘔者,真武湯主之。真武湯方中附子溫腎助陽、化氣行水,茯苓利水滲濕,使水邪從小便而去,白術(shù)健脾燥濕,生姜助附子溫陽散寒,白芍利小便、又可防附子燥熱傷陰。如此以助腎陽、利小便、去水邪,諸癥得以緩解。
        ? ? (三)重視邪正的關(guān)系
        ? ? 《素問·通評虛實論》曰:“邪氣盛則實,精氣奪則虛?!睂崳饕感皻饪菏?,在傷寒論中心衰病的實證主要是指外邪、水飲和瘀血。 虛,主要指正氣不足,在傷寒論中心衰的虛證主要是指心腎陽氣虛衰。傷寒論中治療心衰有專以祛邪的方,如祛除水飲的葶藶大棗瀉肺湯、己椒藶黃丸,如宣肺祛邪、化飲利水的越婢湯、防己黃芪湯、小青龍湯、小青龍加石膏湯、麻杏甘石湯,以達到邪去則正安的目的。有專以扶正的方,如桂枝去芍藥湯、桂枝去芍藥加附子湯、炙甘草湯、四逆湯、四逆加人參湯。有扶正祛邪的方,如苓桂術(shù)甘湯、真武湯、木防己湯、腎氣丸、五苓散,通過扶助心腎陽氣、佐以利小便去水邪達到正勝邪卻的目的。
        ? ??
        ? ? 四、經(jīng)方心衰的證治方法
        ? ? 對于心衰水飲的治法,《素問·湯液醪醴論》“平治于權(quán)衡,去菀陳莝,…….以復(fù)其形;開鬼門,潔凈府”提出“治水三法”——開鬼門、潔凈府、去菀陳。開鬼門是指宣肺發(fā)汗,以開上竅,通過宣肺、肅肺、化痰意以恢復(fù)肺之宣發(fā)肅降功能,開水之上源,達到提壺揭蓋、調(diào)整氣機之目的。潔凈府是通過泄膀胱排尿,以利下竅;溫陽化氣,氣行則水行,利小便而排出多余之水。去菀陳莝是指祛除日久積滯于體內(nèi)的瘀積、水飲。《金匱要略·水氣病脈證并治》“諸有水者,腰以下腫,當利小便;腰以上腫,當發(fā)汗乃愈”指出了宣肺發(fā)汗和利小便的適應(yīng)癥 。《金匱要略·痰飲咳嗽病脈證并治》 “病痰飲者,當以溫藥和之”、“短氣有微飲,當從小便去之”則明確提出了溫陽利水法。現(xiàn)對經(jīng)方治療心衰的方證總結(jié)如下:
        ? ? (一)溫陽法 ? ? ?桂枝甘草湯、桂枝去芍藥湯、桂枝去芍藥加附子湯、桂枝甘草龍骨牡蠣湯、桂枝去芍藥加蜀漆牡蠣龍骨救逆湯
        ? ? (二)益氣養(yǎng)陰法 ? 炙甘草湯
        ? ? (三)溫陽利水法 ? 五苓散、苓桂術(shù)甘湯、木防己湯、腎氣丸、真武湯
        ? ? (四)逐水法 ? ? ? 葶藶大棗瀉肺湯、己椒藶黃丸
        ? ? (五)宣肺祛邪,化飲利水法 ? 越婢湯、防己黃芪湯、小青龍湯、小青龍加石膏湯、麻杏甘石湯
        ? ? (六)活血化瘀法 ? 桂枝茯苓丸
        ? ? (七)回陽救逆法 ? 四逆湯、四逆加人參湯、茯苓四逆湯
        ? ? ?
        ? ? 五、經(jīng)方治療心衰的臨床經(jīng)驗
        ? ? 在臨床上常見的心衰多為虛實夾雜,應(yīng)以辨證論治為指導,根據(jù)實際情況用經(jīng)方加減,或經(jīng)方加時方等靈活運用,實者攻之,虛者補之,必要時采取寒溫并用、攻補兼施、氣血同調(diào)、標本兼顧等方法。治療以益氣溫陽活血利水為法,益氣多選用黃芪、紅參、白術(shù)、仙鶴草等,黃芪用量為30-60克;溫陽常用桂枝、鹿茸、附子等,附子常用量10-30克。真武湯為常用方劑。但臨床也可見到陽損及陰的癥狀,若為氣陰兩虛者,可用生脈散加減;若為陰陽兩虛,可以炙甘草湯加減。兼水飲者常選用茯苓、澤瀉、豬苓、防己、葶藶子、益母草、澤蘭、北五加皮等。兼血瘀者可合用桂枝茯苓丸或血府逐瘀湯或桃仁紅花煎。若水飲日久致正氣虛弱兼飲邪郁而化熱,可選用木防己湯加減。須注意大小便情況,小便不利者,可加用五苓散、黃芪等;大便秘結(jié)者,可加少量大黃以通降腑氣。在心衰合并休克時,中醫(yī)辨證為陽氣暴脫,病情危急,應(yīng)積極搶救,可以四逆湯加高麗參、龍骨、牡蠣、磁石、山萸肉救治,遲則恐不救。
        ? ? ?
        ? ? 六、經(jīng)方治療心衰舉隅
        ? ? 病案一
        ? ? 吳XX,男,57歲,住院號:036127 因“反復(fù)活動后氣促,腹脹10余年,加重伴下肢浮腫一月”于2012-08-14日由門診擬“風濕性心臟病”收入院。神疲,納呆,小便清。P78次/分, R22次/分,BP110/60mmHg,二尖瓣面容,雙肺呼吸音粗,心界向左擴大,心率88次/分,房顫,心尖區(qū)聞及3/4級收縮期和舒張期雜音,腹隆起,有移動性濁音,雙下肢水腫。舌淡,苔白,脈弱。心彩超示:心臟普遍增大,二尖瓣狹窄并關(guān)閉不全(中-重度)。三尖瓣關(guān)閉不全(重度),心包少量積液,左室舒張功能降低,EF50%。CT:雙側(cè)胸腔及心包少量積液,心臟增大,肝硬化,肝大并輕度脂肪肝。EKG:房顫,頻發(fā)室性早搏。B型鈉尿肽前體763pg/ml。
        ? ? 入院診斷:
        ? ? ? ?中醫(yī):心衰(心肺氣虛,血瘀飲停)
        ? ? ? ?西醫(yī):1、風濕性心臟病二尖瓣狹窄并關(guān)閉
        ? ? ? ? ? ? ? ? ? ? ? ? ? ? 不全 心房顫動 心功能3級
        ? ? ? ? ? ? ?2、心源性肝硬化并腹水
        ? ? 初診治則:補益心肺,活血利水。中藥擬保元湯合桃紅飲、葶藶大棗瀉肺湯加減:
        ? ? ? ?黨參20 ?北芪20 ? 白術(shù)15 ? ?桂枝10
        ? ? ? ?桃仁10 ?紅花10 ? 當歸10 ? ?川芎10
        ? ? ? ?赤芍15 ?葶藶子10 ?大棗10 ? 甘草5
        ? ? ? ? ? ? ? ? ? ? ? ? ? ? ? ? ? ? ? ? ? ? ? ? ? ? 煎服
        ? ? 二診:2012-8-18日氣促減輕,疲倦,腹脹,納呆,下肢浮腫,下肢欠溫,大便稀爛,舌淡暗,苔白潤,脈弱。P88次/分, R20次/分,BP96/72mmHg,雙肺羅音粗,HR96次/分,房顫,心尖區(qū)雜音同前。疲倦、納呆、肢冷、水腫為脾腎陽虛,水濕泛溢。治則:溫陽利水。中藥擬真武湯加減:
        ? ? ? ?制附子10 ?桂枝10 ? 白芍15 ? ?白術(shù)15
        ? ? ? ?茯苓20 ? ?車前子15 ? 澤瀉15 ? ?桃仁10
        ? ? ? ?干姜10 ? ?大腹皮15 ? 北芪30?
        ? ? ? ? ? ? ? ? ? ? ? ? ? ? ? ? ? ? ? ? ? ? ? ? ? ? 煎服
        ? ? 三診:2012-8-24日無氣促,腹脹減輕,下肢輕度浮腫,大便溏,舌淡暗,苔白潤,脈細弱。P60次/分, R20次/分,BP96/70mmHg,雙肺羅音粗,HR68次/分,房顫,心尖區(qū)雜音同前。癥狀改善,守上方治療。治則:溫陽利水。中藥擬真武湯加減:
        ? ? ? ?制附子10 ?豬苓20 ? 白芍15 ? ?白術(shù)15
        ? ? ? ?茯苓20 ? ?厚樸20 ? 澤瀉15 ? ?桃仁10
        ? ? ? ?干姜10 ? ?山萸肉15 ? 北芪30?
        ? ? ? ? ? ? ? ? ? ? ? ? ? ? ? ? ? ? ? ? ? ? ? ? ? ? 煎服
        ? ? 四診:2012-9-2日無氣促,進食后稍腹脹,下肢微浮腫,大便稍爛,舌淡暗,苔白,脈細。P62次/分, R20次/分,BP100/66mmHg,雙肺羅音粗,HR74次/分,房顫,心尖區(qū)雜音同前。癥狀明顯改善,守上方善后。治則:溫陽利水。中藥真武湯加減:
        ? ? ? ?制附子20 ?豬苓20 ? 白芍15 ? ?白術(shù)15
        ? ? ? ?茯苓20 ? ?厚樸20 ? 澤蘭15 ? ? 北芪50
        ? ? ? ?干姜10 ? ?山萸肉15
        ? ? ? ? ? ? ? ? ? ? ? ? ? ? ? ? ? ? ? ? ? ? ? ? ? ? 煎服
        ? ? 2012-9-7日精神好,無氣促,無腹脹,下肢浮腫消退,大便正常。 R20次/分,P110/74mmHg,HR76次/分,房顫,一般情況穩(wěn)定。復(fù)查胸腔積液消失。B型鈉尿肽前體365pg/ml。癥狀緩解出院。
        ? ? 治療心得:該患者入院時病情較重,虛實夾雜,為正氣虧虛兼水飲及瘀血。治療以益氣溫陽活血利水為法,初診以黨參、北芪、白術(shù)、桂枝等益氣溫陽,以桃仁、紅花、當歸、川芎、赤芍活血,合用葶藶大棗瀉肺湯以祛除水飲。方中葶藶子與活血益氣藥配伍,益氣以助行氣,氣行則血暢,脈通則水調(diào),相須為用,共治心衰。二診水飲瘀血漸去,陽虛之本未復(fù),以真武湯加減,以干姜、桂枝、附子以扶陽,加北芪的量至30克以益氣。三診病情明顯好轉(zhuǎn),加山萸肉補腎固本。四診附子的量加至20克,黃芪的量加至50克,加強扶助心腎陽氣,服用此方后患者精神好轉(zhuǎn),無氣促,無腹脹,下肢浮腫消退,各項檢查指標好轉(zhuǎn)。該患者治療中始終以扶助心腎陽氣為主,在治療中也體現(xiàn)了標本先后緩急。初診,患者氣促及下肢浮腫明顯,水飲及瘀血為病情的主要方面,故治療上以葶藶大棗祛除水飲及桃仁、紅花、當歸、川芎、赤芍活血治標為主,以黨參、北芪、白術(shù)、桂枝等益氣為輔,體現(xiàn)了急則治其標的思想。末診,患者氣促及浮腫消失,水飲已去,心腎陽氣虛衰成為病情的主要方面,故在治療方面,增加附子及黃芪的劑量,以溫陽為主,利水為輔,體現(xiàn)了緩則治其本的思想。此病案說明在心衰的診治中,必須辨證精確,分清標本緩急,理法統(tǒng)一,方證切合,方能奏效。
        ??
        ? ? 病案二
        ? ? 劉XX,男,64歲,住院號:060224 因“反復(fù)咳嗽氣促10余年,再發(fā)加重3小時”于2014-06-10日由急診擬“肺心病”收入院。不慎受涼后發(fā)病,痰白時稍黃,既往有慢阻肺、高血壓史。P118次/分,R26次/分,BP170/96mmHg,桶狀胸,肋間隙增寬,叩診過清音,雙肺可聞及干濕性羅音,心界無擴大,心率118次/分,各瓣膜聽診區(qū)未聞及病理性雜音,雙下肢輕微水腫。舌淡紅,苔黃膩,脈緊數(shù)。心彩超示:右室稍大,心瓣膜結(jié)構(gòu)退行性改變,二尖瓣關(guān)閉不全(輕度)。三尖瓣關(guān)閉不全(中度),EF55%。CT:雙肺散在少許炎癥,肺氣腫。EKG:竇性心律,肢導聯(lián)低電壓,肺性P波。WBC10.58X10^9/L ? HB120 ? N77.8%
        B型鈉尿肽前體417pg/ml。
        ? ? 入院診斷:
        ? ? 中醫(yī):咳喘(風寒犯肺,郁而化熱)
        ? ? 西醫(yī):1、慢性肺源性心臟病 ?心功能3級
        ? ? ? ? ? 2、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發(fā)作
        ? ? ? ? ? 3、高血壓病3級 很高危
        ? ? 治則:疏風祛寒,清熱平喘。中藥擬小青龍湯加石膏加減:
        ? ? ? ? 麻黃10 ?桂枝10 ? 白芍15 ? ?干姜10
        ? ? ? ? 細辛5 ? ?法夏10 ? 石膏20 ? ?魚腥草15
        ? ? ? ? 炙草5 ? ?桑白皮15 ? ? 煎服
        ? ? 二診:2014-6-14日咳嗽減少,痰白易咯偶有微黃,氣促減輕。下肢無浮腫,舌苔退,脈滑緊。 P90次/分, R22次/分,BP148/86mmHg,雙肺羅音減少,治療有效,守上方。
        ? ? ? ? 麻黃10 ?桂枝10 ? 白芍15 ? ?干姜10
        ? ? ? ? 細辛5 ? ?法夏10 ? 石膏20 ? ?魚腥草15
        ? ? ? ? 炙草5 ? ?桑白皮15 ? 茯苓15 ? ? ?煎服
        ? ? 三診:2014-6-18日偶咳嗽,痰少,無氣促,稍疲倦,舌苔薄白,脈滑無力。 P86次/分, R20次/分,BP140/82mmHg,雙肺羅音明顯減少。邪退正虛,擬健脾化痰善后。
        ? ? ? ? 黨參15 ?陳皮5 ? ? 紫苑10 ? ?北芪20
        ? ? ? ? 白術(shù)15 ?法夏10 ? 淮山15 ? ?山萸肉15
        ? ? ? ? 炙草5 ? ?桑白皮15 ? 茯苓15 ? ? ?煎服
        ? ? 經(jīng)治療數(shù)天癥狀消失,精神好。
        ? ? 復(fù)查胸片:肺部炎癥基本吸收,血象正常, B型鈉尿肽前體259pg/ml。
        ? ? 臨床治愈出院。
        ? ? 治療心得:該患者素有肺心病史,此次感受風寒,起病急驟,以咳嗽氣促為主要表現(xiàn),辨證為風寒襲肺,飲郁化熱。處方小青龍加石膏湯加減,外解表寒,內(nèi)化飲邪,兼清郁熱。方證合拍,故取效神速。二診患者咳嗽減少,氣促見輕,效不更方。三診邪去而正安,患者偶有咳嗽,氣促消失,亟當固本,以健脾益氣為本,祛痰為標。該患者治療中體現(xiàn)了辨證精確,理法統(tǒng)一,法因證立,方隨法出。初診時邪實為主,以小青龍加石膏湯宣肺祛邪,化飲利水,祛邪為先。三診時邪實已退,正虛為本,故以健脾益氣扶正為主。

        ? ? 病案三
        ? ? 盧XX,男,70歲,住院號:065449 因“反復(fù)氣促10余年,加重伴咳嗽3天”于2012-03-7日由門診擬“風濕性心臟病換瓣術(shù)后”收入院。3天前不慎受涼出現(xiàn)頭痛、鼻塞流涕,咳嗽、氣促,近日加重發(fā)熱,咳嗽痰難咯,氣促不能平臥,下肢浮腫,口渴,小便黃。
        ? ? T38.3°CP120次/分, R22次/分,BP140/90mmHg,二尖瓣面容,雙肺可聞少許濕性羅音,心界向左擴大,心率124次/分,房顫,心尖區(qū)聞及1/4級收縮期雜音,雙下肢水腫。舌紅,苔黃,脈數(shù)。心彩超示:人工機械二尖瓣置換術(shù)后,心臟普遍增大,左室壁增厚,左室前壁運動減弱。三尖瓣關(guān)閉不全(輕度),肺動脈高壓(輕中度)舒張功能降低,EF55%。CT:左肺下葉支氣管擴張,二尖瓣置換術(shù)后改變。EKG:快速型心房顫動,不完全性右束支傳導阻滯,ST改變。 ? ? WBC8.68X10^9/L ? HB145 ? N71.9%。血糖7.7mmol/L,糖化血紅蛋白7.2%。B型鈉尿肽前體376pg/ml。
        ? ? 入院診斷:
        ? ? ? ?中醫(yī):咳喘(風熱犯肺)
        ? ? ? ?西醫(yī):1、風濕性心臟病二尖瓣換瓣術(shù)后
        ? ? ? ? ? ? ? ? 心房顫動 心功能3級
        ? ? ? ? ? ? ?2、肺炎
        ? ? ? ? ? ? ?3、高血壓病2級極高危
        ? ? ? ? ? ? ?4、2型糖尿病
        ? ? 治則:疏風清熱,化痰平喘。中藥麻杏甘石湯合葶藶大棗瀉肺湯加減:
        ? ? ? ?麻黃10 ? ?北杏10 ? 石膏20 ?冬瓜仁20
        ? ? ? ?大棗10 ? ?甘草5 ? ? 魚腥草15 ?葶藶子10
        ? ? ? ? ? ? ? ? ? ? ? ? ? ? ? ? ? ? ? ? ? ? ? 煎服
        ? ? 二診:2012-3-9日熱退,咳嗽氣促,喉中痰鳴,下肢輕度浮腫,舌暗紅,苔黃膩,脈滑數(shù)。R22次/分,BP140/86mmHg,心率104次/分,房顫, 雙肺少許濕羅音。痰飲郁結(jié)、肺氣上逆為主。守上方加射干10。
        ? ? 三診:2012-3-12日氣促減輕,咳嗽痰多,色黃白,下肢微浮腫,舌暗紅,苔黃,脈滑數(shù)。R21次/分,BP140/88mmHg,心率96次/分,房顫, 雙肺少許濕羅音。痰熱壅肺為主。治則:清熱化痰,瀉肺平喘。中藥擬千金葦莖湯合葶藶大棗瀉肺湯加減:
        ? ? ? ?葦莖15 ? ?北杏10 ? 薏仁25 ?冬瓜仁20
        ? ? ? ?大棗10 ? ?甘草5 ? ? 魚腥草15 ?葶藶子10
        ? ? ? ?桃仁10 ? ?黃芩10
        ? ? ? ? ? ? ? ? ? ? ? ? ? ? ? ? ? ? ? ? ? ? ? 煎服
        ? ? 四診:2012-3-18日精神好轉(zhuǎn),無氣促,間咳嗽痰白,下肢無浮腫,舌暗淡紅,苔薄黃,脈滑。R20次/分,BP138/84mmHg, 心率88次/分,房顫, 雙肺濕羅音減少。痰濁漸退,擬健脾化痰宣肺平喘之法,參苓白術(shù)散加減善后。
        經(jīng)治療臨床癥狀基本消失,無氣促,偶咳嗽, R19次/分,BP136/86mmHg, 心率86次/分,房顫, B型鈉尿肽前體145pg/ml,臨床治愈出院。
        ? ? 治療心得:該患者素有風心病史,體內(nèi)當有飲邪內(nèi)伏。此次感受風寒之邪,出現(xiàn)發(fā)熱、咯痰、氣促、浮腫,辨證為風寒犯肺,肺氣上逆,引動伏飲,飲郁化熱。首診用麻杏甘石湯合葶藶大棗瀉肺湯加減,外解表邪,內(nèi)清郁熱,更以葶藶子瀉肺逐飲。二診熱退,仍氣促痰鳴,說明表證已去,但肺部痰飲未清,故加射干清肺熱而消痰涎。三診咳嗽痰多色黃,辨證為痰熱壅肺,擬千金葦莖湯合葶藶大棗瀉肺湯加減,全方加強了清熱化痰,瀉肺平喘的作用。四診肺部痰熱已清,當扶正固本,用參苓白術(shù)散加減以善后。此病案診治過程中注意辨清標本緩急,用藥絲絲入扣,理法清晰,以經(jīng)方合用時方,初解表宣肺,次清肺化痰,后健脾扶正,故取效甚佳。
        ? ??
        ? ? 七、經(jīng)方治療心衰的體會:
        ? ? 經(jīng)方藥少效宏,用之于臨床,確有奇效。我們在心衰治療過程中,以辨證論治為指導,根據(jù)實際情況用經(jīng)方加減,或經(jīng)方加時方,取得了滿意療效。但在臨床上必須注意方證切合,詳推病因病機以明其理,立法用方深解其意,才能做到臨證不惑。應(yīng)掌握實者攻之,虛者補之,必要時寒溫并用、攻補兼施、氣血同調(diào)、標本兼顧等方法,調(diào)整人體的陰陽、虛實、氣血、升降等,以期達到平衡。

        亚洲成本人片无码免费,日本精品在线一区欧美,99视频精品热播免费观看,最新2021久久精品

              登錄后發(fā)布評論!
              評論提交成功,待審核后顯示
              確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