吳某某,男,57歲,初診:2015年8月6日。
主訴:氣促、胸悶、雙下肢浮腫3天。
初診:有高血壓病10年, 3天前患者勞累后出現(xiàn)胸悶,氣促,端坐呼吸,夜間呼吸困難,咳嗽,無痰,雙下肢浮腫,納眠差,小便量少,大便尚調(diào)。舌淡紅邊有齒印,苔薄白,脈滑數(shù)無力。查體:BP150/90mmHg,HR108次/分,律齊,二尖瓣區(qū)可聞有2/6級吹風(fēng)樣收縮期雜音。雙肺聽診可聞及濕啰音。雙下肢輕度水腫。輔助檢查:心電圖:1、竇性心動過速,左心房肥大?2、完全性右束支阻滯3、心電軸顯著右偏4、左心室高電壓。胸片:心影增大。心臟彩超:符合高血壓心臟改變,左室壁運動普遍減弱,心瓣膜結(jié)構(gòu)退行性改變。主動脈瓣關(guān)閉不全(輕度)。二尖瓣關(guān)閉不全(中度)。三尖瓣關(guān)閉不全(中度)。肺動脈高壓(中度)。左室收縮功能正常低值(EF:54%)。中醫(yī)診斷:心衰(脾虛濕盛),西醫(yī)診斷:充血性心力衰竭,高血壓病。
平素飲食不節(jié),嗜食肥甘厚膩,損礙脾胃,脾主運化水濕之力受損,水濕內(nèi)停,故見下肢浮腫,水氣凌心,則可見咳嗽、氣促、胸悶。急則治其標(biāo),擬行氣化濕、利水消腫為法,擬方五皮散合葶藶大棗瀉肺湯加減:
桑白皮15g ? ?茯苓皮20g ? ?大腹皮20g ? ?葶藶子10g
大棗10g ? ? ?杏仁10g ? ? ?重樓15g ? ? ?甘草5g
上方加水800ml,煎至200ml,溫服,日一劑,5劑。
二診(2015年8月11日):胸悶、氣促、下肢浮腫減輕,咳嗽基本緩解,BP136/90mmHg,HR88次/分,舌淡紅苔薄白,脈滑無力。守上方加豬苓20g、澤瀉15g,擬方如下:
桑白皮15g ? ?茯苓皮20g ? ?大腹皮20g ? ?葶藶子10g
大棗10g ? ? ?杏仁10g ? ? ?重樓15g ? ? ?甘草5g
豬苓20g ? ? ?澤瀉15g
上方加水800ml,煎至200ml,溫服,日一劑,7劑。
三診(2015年8月18日):患者訴無胸悶、氣促、咳嗽,下肢浮腫基本消退,BP120/80mmHg,HR85次/分,舌淡紅苔薄白,脈滑無力?;颊攥F(xiàn)臨床癥狀緩解,須兼顧扶正,上方基礎(chǔ)上去重樓,加制附子10g、白術(shù)15g、白芍10g、黃芪20g,擬方如下:
桑白皮15g ? 茯苓皮20g ? ?大腹皮20g ? ? ?葶藶子10g
大棗10g ? ? 杏仁10g ? ? ?白術(shù)15g ? ? ? ?甘草5g
豬苓20g ? ? 澤瀉15g ? ? ?制附子10g先煎 ? ? ?白芍10g
黃芪20g
上方加水800ml,煎至200ml,溫服,日一劑,7劑。
四診(2015年8月25日):無不適。BP130/80mmHg,HR86次/分,舌淡紅苔薄白,脈滑,尺脈較前有力。患者脾腎陽虛,中藥當(dāng)以健脾補腎利水為法,以鞏固療效,擬方如下:
葶藶子10g ? ?大棗10g ? ?豬苓20g ? ? 澤瀉15g
制附子10g先煎 ? ? 白術(shù)15g ? ?白芍10g ? ? 黃芪20g
?甘草5g
上方加水800ml,煎至200ml,溫服,日一劑,7劑。電話隨訪至今無不適。
按:祖國醫(yī)學(xué)認(rèn)為心衰的發(fā)生主要是臟腑受損累及于心,使心之氣陰不足或陽氣受損,無力鼓動血脈,從而使血脈瘀阻,導(dǎo)致痰飲、水濕內(nèi)停。其病機是本虛標(biāo)實,本虛是心之陰陽氣血不足,標(biāo)實是血瘀、痰飲、水停。結(jié)合本病例,患者氣促胸悶,下肢水腫,舌淡紅有齒印,苔薄白,脈滑無力,可見病機為陽虛飲停。
陳修園認(rèn)為:“脾不能為胃行其津液,故水腫,半身以上宜汗,半身以下宜利小便?!毙乃セ颊叨啾憩F(xiàn)為雙下肢的浮腫,故治療上我們宜利水行氣消腫。而疾病的后期則標(biāo)本皆治。本病例所用之真武湯出自《傷寒論?辨少陰病脈證并治》的“少陰病,二三日不已,至四五日,腹痛,小便不利,四肢沉重疼痛,自下利者,此為有水氣。其人或咳,或小便利,或下利,或嘔者,真武湯主之?!彼^小便不利、四肢沉重、咳嗽等正和本方證。
亚洲成本人片无码免费,日本精品在线一区欧美,99视频精品热播免费观看,最新2021久久精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