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醫(yī)研究

        論五脈應象與微、甚、獨、兼

        發(fā)布人: 更新時間:2018-06-29
        五臟之病變各有其所主的癥候,五臟之氣各有其所主之脈象,《內(nèi)經(jīng)》稱為“五脈應象”?!端貑枴ば魑鍤庹摗氛f:“五脈應象:肝脈弦,心脈鉤,脾脈代,肺脈毛,腎脈石”。在脈診中,五脈尚須與微、甚、獨、兼四個方面相結(jié)合進行分析。
        關于脈之微、甚,《內(nèi)經(jīng)》以“五臟六變”來說明,所謂六變,即五臟之脈各有緩,急、大、小、滑、澀六種主要的變化,此六變脈中,又有微與甚的不同?!鹅`樞·邪氣臟腑病形篇》說:“調(diào)其脈之緩,急、小、大、滑、澀,而病變定矣?!泊肆?,有微有甚?!庇终f:“心脈急甚者為瘛疭,微急為心痛引背,食不下。緩甚為狂笑;微緩為伏梁在心下,上下行,時唾血。大甚為喉吤;微大為心痹引背,善淚出。小甚為善噦,微小為消癉?;鯙樯瓶剩晃⒒瑸樾酿抟?,小腹鳴。澀甚為瘖;微澀為血溢,維厥,耳鳴,顛疾”(其余四臟從略)。就是以“五脈應象”為基礎,結(jié)合六變與微甚來認識不同脈象與病變關系。?
        脈之所謂“獨”,除后世一般指某一種脈象單獨出現(xiàn)之外,在《內(nèi)經(jīng)》中實有另一種意義。《素問·三部九候論》說:“察九候獨小者病,獨大者病,獨疾者病,獨遲者病,獨熱者病,獨寒者病,獨陷下者病。”當九侯(指全身三部九侯)中某一候,單獨出現(xiàn)上述異常脈象,可按其脈診出現(xiàn)的部位,來判斷病變所在。這種診“獨”脈的方法,《內(nèi)經(jīng)》稱為“七診”。
        關于兼脈,指兩種以上脈象同時出現(xiàn),與后世脈法的復合脈大致相同,這里從略。
        以上關于“五脈應象”,“五脈六變”,“七診”等脈法,由于在《內(nèi)經(jīng)》中缺乏更深入細微的說明,在脈象產(chǎn)生的機理上闡述亦不夠明確,加之比較復雜,漸不為后世所重視,但總的來說,它是有實踐的基礎的,應當進一步認識和探討。

        亚洲成本人片无码免费,日本精品在线一区欧美,99视频精品热播免费观看,最新2021久久精品

              登錄后發(fā)布評論!
              評論提交成功,待審核后顯示
              確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