腰背肌勞損醫(yī)案
發(fā)布人:蔡敏珊
更新時間:2021-05-17
陸某某,男,81歲,退休,初診:2019年01月13日
主訴:腰背部疼痛、活動受限2周余
初診:緣患者于2周余前因運動后出現(xiàn)腰背部疼痛、伴活動受限。期間進行任何治療,自覺癥狀加重,遂至我院門診就診。癥見:神識清,精神良好,腰背部疼痛,活動受限,納眠佳,二便調(diào)。
體格檢查:腰背肌緊張,L3-S1棘突旁壓痛,叩擊痛,無伴雙下肢放射性疼痛,雙下肢活動無明顯受限。舌紅,苔薄白,脈弦細(xì)。
輔助檢查:腰椎DR:未見明顯異常。
中醫(yī)診斷:筋傷(肝腎虧虛,氣滯血瘀)。西醫(yī)診斷:慢性腰背肌勞損。
此為年老體虛,肝腎不足,筋骨失養(yǎng),過勞損傷所致?!端貑?,宣明五氣》:"久視傷血,久外傷氣,久坐傷肉,久立傷骨,久行傷筋。是謂五勞所傷。" "積勞成疾","五勞最易傷身"。治療擬補肝腎、益氣血、止痹痛。擬獨活寄生湯加減:
獨活15g? ?桑寄生15g? ?秦艽10g? ?防風(fēng)15g? ?
川芎15g? ?當(dāng)歸? 15g? ?細(xì)辛15g? ?肉桂5g? ?
茯苓15g? ?杜仲? 15g? ?牛膝10g? ?甘草5g
上方加水800ML,煎取200ML,每日一劑,連服7劑。
按:唐代<外臺秘要>列傷筋專目,與折骨、筋骨俱傷并列。明代《普濟方》記載了治療無創(chuàng)口筋斷的手法。清代<醫(yī)宗金鑒>對傷筋作出了較為系統(tǒng)的總結(jié),如損傷腫痛消除后,筋急而轉(zhuǎn)搖不甚便利,或筋縱而運動不甚自如時惟宜手法推拿,關(guān)節(jié)部位的骨折,用手法正骨的同時要筋骨并重、拔筋捺正等。
亚洲成本人片无码免费,日本精品在线一区欧美,99视频精品热播免费观看,最新2021久久精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