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醫(yī)藥文化建設

        雙臂肩膊痛方加減治療肩痹證一例

        發(fā)布人:蔡敏珊 更新時間:2021-09-24

        原創(chuàng) 唐劍邦 賴海標經(jīng)方醫(yī)學工作室??


        ?譚某,男,51歲,2021年4月6日來我院就診,訴左肩疼痛,不能抬舉、旋轉,外院診斷為肩周炎,治療一年多,服過多種中西藥,用過針灸、按摩、藥膏貼敷等,未見明顯好轉,近三月來,手臂近端的肌肉較右側萎縮,左臂抬舉疼痛無力,夜間左側臥位時會因左肩酸痛而醒。察其面色恍白,精神欠佳,舌淡苔厚膩,脈沉滑,左肩關節(jié)廣泛疼痛,無明顯壓痛點,患處畏冷,左手外展幅度不能超過六十度,問其口不渴,長期大便秘結,另有慢性支氣管炎病史,咳嗽吐痰多年,痰色白而濃。此已成沉寒積痼,當補氣活血,化痰散結,處以雙臂肩膊痛方加減:
        ? ? ?當歸50克? 白芍50克

        羌活10克? 秦艽10克?

        半夏10克? 白芥子10克

        陳皮15克? 柴胡15克

        桂枝10克? 黃芪30克

        白附子5克? 白芥子10克? ?七劑。

        煎藥時,先將藥用冷水浸泡1小時,急火煮沸半小時,對入米酒30克,趁熱服,以飯后服為宜。
        ? ? ? 4月13日二診:

        服上方后,疼痛有所減輕,夜間不至于痛醒,但仍然疼痛,不能抬舉、反側,大便稍軟,但不瀉,續(xù)用上方,合指迷茯苓丸,以加強化痰軟堅作用:
        ? ? 當歸50克? ? ?白芍50克

        半夏20克? ?

        陳皮15克? ? 白附子5克

        白芥子10克? 鹿角霜10克

        茯苓30克? ? ?枳殼15克

        生姜15克? ? ?芒硝5克(沖服)

        七劑,煎服法同前。

        ?服后肩關節(jié)疼痛完全消失,抬舉自如,病告痊愈。
        ?
        按:

        肩周炎又稱“凍結肩”、“五十肩”,多發(fā)于五十歲左左的男女,患者一側肩臂疼痛不能抬舉,梳頭、反側均有困難,疼痛時間常長達半年以上。中醫(yī)認為此病為氣血虛衰,寒痰瘀血凝滯于肩臂所致,然而用各種療法都不見顯效。初診用了陳世鐸先生所著《辨證錄》中的雙臂肩膊疼痛方?!侗孀C錄》原書論曰:“肩臂痛,手經(jīng)病,肝氣郁。平肝散風、祛痰通絡為治”。本方最大的特點,是歸芍的劑量超過正常的十倍,有的患者服后可能出現(xiàn)腹瀉,作者在使用時酌情減量?!按朔矫钤跉w芍為君,以平肝木而不侮胃;羌活、柴胡又祛風,直走手經(jīng)之上,秦艽亦是風藥;而兼附子無經(jīng)不達,而其痛如失也?!闭追揭院脱B(yǎng)血、祛風化痰為治,而前者的劑量遠遠大于后者。雖曰治療雙臂肩膊疼痛,但并無一味止痛用藥。不止痛而痛自止,乃制方者高明之處。

        一診由于患者病程較長,疼痛不是特別劇烈,直接采用了《辨證錄》遠方加減,改附子為白附子,溫陽而兼化痰。但服后并沒有達到預期的效果,特別沒有腹瀉。

        二診考慮到痰瘀互解已成膠粘之勢,合用指迷茯苓丸,加強化痰之力。指迷茯苓丸出自《百一選方》,以茯苓、半夏、枳殼、風化硝、生姜五味藥為丸,治療“痰濁阻于經(jīng)絡,臂痛不能高舉,或轉動不利,或筋脈攣急而痛,或背上凜凜惡寒,或痰多氣喘,脈沉細”。很明顯,這是一首從痰論治手臂疼痛的專方,所述證候,與該患者手臂疼痛不能抬舉、咳嗽吐濃痰、舌苔厚膩,脈沉滑基本吻合。一診方中的風藥羌活、秦艽可去,而血藥當歸、白芍當留,因為病久已入血絡,況且化痰之品多燥,易傷陰血,不能顧此失彼。二診思路正確,故數(shù)劑之后,凝聚于中焦的頑痰化作粘液從大便瀉出,手臂疼痛立消,抬舉自如。


        溫馨提示:本公眾號文章旨在學術探討與學術交流,不建議直接使用文中治療方法,如需使用應咨詢醫(yī)生為好,謝謝理解和支持!
        亚洲成本人片无码免费,日本精品在线一区欧美,99视频精品热播免费观看,最新2021久久精品

              登錄后發(fā)布評論!
              評論提交成功,待審核后顯示
              確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