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醫(yī)研究

        泄瀉案病案三

        發(fā)布人: 更新時間:2021-11-16
        患者女,出生日期:1960年,就診日期:2015年12月7日。腹脹痛半個月,便稀爛日,2次,時有噯氣。舌淡紅苔微黃,脈緩。查:腹軟,無壓痛。2015年12月14日結(jié)腸鏡示結(jié)腸炎、胃鏡示慢性淺表性胃炎伴糜爛。中醫(yī)診斷:泄瀉;證候診斷:濕熱氣滯;西醫(yī)診斷:1、結(jié)腸炎,2、胃炎;治法:清熱化濕、行氣止痛;處方:黃連5克, 木香10克, 白芍15克, 薏苡仁20克, 白花蛇舌草20克, 甘草5克, 廣藿香10克, 大腹皮10克, 葛根20克, 麥芽20克。
        2015年12月24日復(fù)診:胃腹脹痛減輕,大便成形日1次,噯氣,口干口苦減輕。舌淡紅苔微黃,脈緩。黃連5克, 白芍15克,薏苡仁20克, 白花蛇舌草20克, 甘草5克, 大腹皮10克, 葛根20克, 麥芽20克, 石斛10克, 仙鶴草20克, 竹茹10克。
        2016年1月13日再診:胃腹脹痛消失,大便成形日1次,噯氣好轉(zhuǎn),口干口苦減輕。 白芍15克, 薏苡仁20克, 白花蛇舌草20克, 甘草5克, 大腹皮10克, 葛根20克, 麥芽20克, 仙鶴草20克, 竹茹10克, 枇杷葉10克, 枳殼10克, 黃芩10克。
        ?按:
        ? ?患者飲食不節(jié),濕熱中阻,氣機(jī)不暢,不通則痛,故腹脹痛;濕熱下注大腸,故大便爛;胃失和降,故噯氣;治以清熱化濕、行氣止痛。藥用黃連、薏苡仁、白花蛇舌草、廣藿香清熱化濕; 木香行氣止痛; 白芍、甘草緩急止痛; 大腹皮行氣消脹利濕;麥芽和胃消食。葛根清熱生津、升陽止瀉。
        ? ?二診示癥狀改善,胃腹脹痛減輕,大便成形,仍口干口苦,熱象不退,故治療上加強(qiáng)清熱養(yǎng)陰,加仙鶴草、竹茹、枇杷葉。
        三診時胃腹脹痛消失,其他癥狀明顯改善,但濕熱之象未盡除 故藥守上方去黃連,加黃芩。
        ? ? ? ? ? ? ? ? ? ? ? ? ? ? ? ? ? ? ? ? ? ? ? ? (彭林整理)??
        陳師評語:
        本病例辨為濕熱氣滯,以葛根芩連湯加減。方中加藿香、薏苡仁以化濕和胃止瀉,加木香、白芍、大腹皮以和營止痛。白花蛇舌草清化濕熱。二診胃腹脹痛減輕,口干減輕,竹茹、枇杷葉有清胃下氣,和胃上逆之功。

        亚洲成本人片无码免费,日本精品在线一区欧美,99视频精品热播免费观看,最新2021久久精品

              登錄后發(fā)布評論!
              評論提交成功,待審核后顯示
              確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