頑固呃逆案
發(fā)布人:
更新時間:2021-11-16
患者男,52歲,就診日期:2018年1月31日;左上腹疼痛,右上胸疼痛數(shù)月,反酸噯氣,咽喉灼熱。睡眠差。淡紅苔薄白,脈緩。癌胚抗原升高。中醫(yī)診斷: 腹痛;證候診斷:氣陰虛氣滯;西醫(yī)診斷: 胃炎 結腸炎;治法: 益氣養(yǎng)陰,行氣止痛;處方:太子參10克、竹茹10克、制佛手10克、黃連5克、醋延胡索20克、蒲公英10克、海螵蛸30克、神曲(六神曲) 10克、甘草片5克、法半夏10克。?
2018年2月2日復診:癥狀反復,反酸噯氣,咽喉灼熱,左上腹疼痛,右上胸疼痛。睡眠好轉。癌胚抗原恢復正常。舌淡紅苔薄微黃。法半夏10克、黃連5克、甘草片5克、神曲(六神曲) 10克、海螵蛸30克、竹茹10克、煅瓦楞子15克、薏苡仁 20克、制佛手10克、太子參10克、蒲公英10克、醋延胡索20克。?
2018年2月12日再診:反酸噯氣,咽喉灼熱顯減。左上腹疼痛顯減,右上胸疼痛消失。腰痛活動。睡眠好轉。近兩日晚上咳嗽。法半夏10克、黃連5克、甘草片5克、蒲公英10克、太子參10克、制佛手10克、薏苡仁20克、枇杷葉10克、燀苦杏仁15克、煅瓦楞子15克、竹茹10克、海螵蛸30克、醋延胡索20克。?
按:肝氣郁結,氣滯不通,則腹痛、右上胸痛。肝木克胃土,胃氣上逆,故噯氣、反酸、咽喉灼熱。治療上以養(yǎng)陰清熱,理氣止痛。
以太子參益氣養(yǎng)陰;竹茹、黃連瀉火清熱,蒲公英清熱止痛;佛手、延胡索理氣止痛;半夏降逆、利咽;海螵蛸收斂、制酸。神曲消食和胃。3周后復診,反酸噯氣,咽喉灼熱。左上腹疼痛,右上胸疼痛數(shù)月。腰痛活動。睡眠好轉。癌胚抗原恢復正常。淡紅苔薄微黃。上方加煅瓦楞子制酸止痛、薏苡仁健脾滲濕清熱。再10天后復診,右上胸疼痛消失。反酸、噯氣、咽喉灼熱顯減。左上腹疼痛顯減。近兩天晚上咳嗽。效不更法,上方去神曲,加枇杷葉、燀苦杏仁清肺化痰止咳。? ?本例左上腹痛、右上胸痛責之肝氣郁結,肝氣犯胃,氣滯不暢,治療上肝胃同治,和胃行氣。
(彭林整理)
陳師評語:
胃痛辨證重在辨寒熱虛實與在氣在血之分。胃痛治療以理氣止痛為基本原則,旨在疏通氣機,恢復胃臟和順通降之性,通則不痛,從而達到止痛的目的。胃陰虧虛胃痛養(yǎng)陰護胃,和中止痛,可選用益胃湯合當歸甘草湯治療。
亚洲成本人片无码免费,日本精品在线一区欧美,99视频精品热播免费观看,最新2021久久精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