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醫(yī)研究

        便秘案病案一

        發(fā)布人: 更新時間:2021-11-16
        患者女,出生日期:1964年,就診日期:2015年8月21日。大便難排、肛門墜脹半年。大便成粒,帶粘液4-5天1次,舌淡紅苔薄。脈緩。中醫(yī)診斷:便秘;證候診斷:氣陰兩虛;西醫(yī)診斷:便秘;治法:益氣養(yǎng)陰;處方:白術30克, 五指毛桃30克, 首烏藤30克, 生地黃30克, 玄參30克, 女貞子20克, 枳實20克, 知母30克, 牛膝15克, 制大黃10克, 太子參10克。7劑。
        2015年9月11日復診:肛門墜脹減輕,大便成粒帶粘液4-5天1次。臍周疼痛。白術30克, 五指毛桃30克, 首烏藤30克, 枳實20克, 知母30克, 牛膝15克, 制大黃10克, 黨參15克, 當歸10克, 熟地黃15克, 陳皮5克。7劑。
        2015年9年23 日再診:肛門墜脹顯減,大便已軟2-3天1次。臍周疼痛消失。白術30克, 五指毛桃30克, 首烏藤30克, 枳實20克, 知母30克, 牛膝15克, 制大黃10克, 黨參15克, 當歸10克, 熟地黃15克, 陳皮5克。7劑。
        按:患者中年女性,氣陰不足,腸失潤燥,故大便干硬難排;腑氣不通,魄門氣機不利,故肛門墜脹。治以益氣養(yǎng)陰,潤腸通便。重用白術30克以健脾益氣通便;太子參、五指毛桃益氣;首烏藤、生地黃、玄參、女貞子、知母、牛膝滋陰潤腸通便;制大黃、枳實加強通便。
        復診肛門墜脹減輕,仍大便難排,且臍周疼痛。治療上黨參易太子參加強補氣,熟地易生地,加當歸養(yǎng)血潤腸通便。
        再診時肛門墜脹顯減,臍周疼痛消失,大便改善。繼續(xù)用上藥鞏固治療。
        (彭林整理)
        陳師評語:
        ? ?本例陰虛腸燥則大便秘結成粒,中氣下陷則肛門墜脹不適,舌淡苔白,脈緩乃脾虛之象,本例補氣養(yǎng)血通便法治療,療效頻顯。

        亚洲成本人片无码免费,日本精品在线一区欧美,99视频精品热播免费观看,最新2021久久精品

              登錄后發(fā)布評論!
              評論提交成功,待審核后顯示
              確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