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醫(yī)研究

        便秘案病案六

        發(fā)布人: 更新時(shí)間:2021-11-16
        患者女,29歲。就診日期:2017年11月6日,難排半年,胃痛伴便秘,吃硬物時(shí)胃痛明顯,大便4-8天1次,顆粒狀,無便意。無便血,無粘液,紅苔黃膩,脈弦。中醫(yī)診斷:便秘;證候診斷:胃腸燥熱;西醫(yī)診斷:胃炎;治法: 養(yǎng)陰清熱,行氣止痛。處方:火麻仁20克、生地黃20克、玄參20克、北柴胡10克、瓜蔞子15克、蒲公英20克、制佛手10克、制枳殼10克、熟大黃10克、炙甘草10克、姜厚樸20克、麥冬15克、郁李仁15克。? ? ?
        2017年11月13日復(fù)診:胃痛消失,大便已軟每天1次,已有便意。無便血,無粘液。生地黃20克、玄參20克、北柴胡10克、瓜蔞子15克、制枳殼10克、黃芩片10克、制佛手10克、蒲公英20克、炙甘草10克、姜厚樸20克、麥冬15克。
        2017年12月18日再診:胃痛消失,大便較前軟,5-6天1次無便意,無便血,無粘液。生地黃20克、麥冬15克、玄參20克、北柴胡10克、瓜蔞子15克、制枳殼10克、黃芩片10克、熟大黃10克、火麻仁20克、薄荷10克、制佛手10克、蒲公英20克、炙甘草10克、姜厚樸20克。
        按:
        ? ?患者胃痛、便秘乃腑氣不通之故,胃腸以通降為順,腑氣不通則氣滯不行,故胃痛。腑氣不通乃胃腸燥熱之故,熱燥傷津,故大便干。舌紅苔黃為熱像。治療上以養(yǎng)陰清熱,行氣止痛。增液承氣湯加減,生地黃、玄參、麥冬、火麻仁、厚樸、枳殼、熟大黃養(yǎng)陰通便,瓜蔞子、郁李仁潤(rùn)腸通便;蒲公英清熱通便;柴胡、佛手疏肝理氣,行氣止痛。? ?7劑后胃痛消失,大便軟,每天1次。上方去火麻仁、熟大黃、郁李仁,加黃芩清熱。1月后再診,無胃痛,大便軟,5-6天1次。繼續(xù)上法,上方略調(diào)整后繼續(xù)治療。六腑瀉而不藏,胃腸以通降為順,本例胃腸燥熱、腑氣不通,則胃痛、便秘。治療上以養(yǎng)陰通降為法。津液足則燥熱除,燥熱除則腑氣通,腑氣通則便通胃順。? ? ? ? ? ? ? ? ? ? ? ? ? ? ? ?
        ? ? ? ? ? ? ? ? ? ? ? ? ? ? ? ? ? ? ? ? ? ? ? (彭林整理)
        陳師評(píng)語:胃脘痛多由于胃氣阻滯,胃絡(luò)瘀阻,胃失所養(yǎng),肝郁犯胃,不通則痛而發(fā)生疼痛,本例胃脘痛以大便秘結(jié)4-5天1次已半年之久。根據(jù)脈癥辨為胃燥腸結(jié),氣滯犯胃,治宜潤(rùn)燥生津,清熱和胃,總體以通為主,通則不痛,治胃痛亦然。

        亚洲成本人片无码免费,日本精品在线一区欧美,99视频精品热播免费观看,最新2021久久精品

              請(qǐng)登錄后發(fā)布評(píng)論!
              評(píng)論提交成功,待審核后顯示
              確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