嘔吐案
發(fā)布人:蔡敏珊
更新時間:2021-11-16
患者男,出生日期:1973年,就診日期:2017年6月29日;進食后胃脹嘔吐數(shù)月,胃腹脹痛。舌淡紅苔白,脈細;查:服軟,無壓痛。無反跳痛;胃鏡示慢性胃炎、十二指腸球部潰瘍。中醫(yī)診斷:嘔吐 腹痛;證候診斷:脾虛氣滯;西醫(yī)診斷:胃炎;治法: 健脾行氣,降逆止嘔。處方:熟黨參15克、白術(shù)15克、甘草5克、茯苓10克、蒸陳皮5克、法半夏5克、砂仁5克、木香5克、生姜5克、海螵蛸10克、北柴胡10克、干姜5克。? ? ??
2017年7月14日復診:胃腹脹顯減,進食后數(shù)小時吐出胃內(nèi)容物消失。大便硬難排。舌淡紅苔白,脈細。 砂仁5克、法半夏5克、生姜5克、干姜5克、火麻仁15克、白術(shù)15克、茯苓10克、蒸陳皮5克、甘草片5克、熟黨參15克、內(nèi)金10克、海螵蛸10克。?
2017年7月27日再診:胃腹脹基本消失,進食后數(shù)小時吐出胃內(nèi)容物消失。大便先硬后軟,易排。熟黨參15克、白術(shù)5克、甘草片5克、蒸陳皮5克、砂仁5克、干姜5克、豆蔻10克、熟地黃15克、雞內(nèi)金10克、海螵蛸10克、法半夏5克、茯苓10克 。
按:患者脾氣虛,失于健運,胃腑以通降為順,食物滯于胃而不運化,故進嘔吐而出;氣滯不行則胃腹脹痛。舌淡紅苔白,脈細為脾氣虛之象。故治療上當以健脾行氣,降逆止嘔。以黨參、白術(shù)、甘草片、茯苓四君子湯健脾益氣;半夏、生姜降逆止嘔;陳皮、砂仁、干姜健脾燥濕、溫中止嘔;木香行氣止痛;柴胡疏肝行氣;海螵蛸收斂、制酸。一診服藥7劑后嘔吐消失、胃腹脹明顯緩解,大便硬難排。效不更方,以上方略加減,去柴胡、木香,加火麻仁潤腸通便,雞內(nèi)金健胃消食。再診時胃腹脹基本消失、大便易排。上方略事加減繼續(xù)健脾行氣以鞏固療效。
該病例病位在胃,病機責之在脾,脾失健運,胃氣上逆。治療上健脾、和胃、疏肝、理氣。
(彭林整理)
陳師評語:
胃脘痛疾病辨治重在辨寒熱虛實以及氣血。治療以理氣止痛為原則,在臟腑辨證上除脾胃外,重在疏肝理氣,護衛(wèi)脾土,此外注意鞏固治療,平時避免生冷刺激肥甘厚味之品。本例辨證為脾虛氣逆治宜健脾止痛,降逆止嘔,方以六君子湯加減治療,效果顯著,本例辨證用藥分析恰當。
亚洲成本人片无码免费,日本精品在线一区欧美,99视频精品热播免费观看,最新2021久久精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