劉蔚楚論營養(yǎng)衛(wèi)生

        發(fā)布人: 更新時間:2021-11-29
        原創(chuàng) 葉茂 賴海標經(jīng)方醫(yī)學工作室??
        ?

        導讀:劉蔚楚,廣東香山(今中山)人,著有《遇安齋證治叢錄》。1920年代初期,河北張錫純、江西陸晉笙、江蘇楊如侯、廣東劉蔚楚同負盛名,被稱為當時全國“四大名醫(yī)”。張錫純在其代表作《醫(yī)學衷中參西錄》中曾多次提到劉蔚楚及其著作《遇安齋證治叢錄》。

        原文:衛(wèi)生談

        余因吳君文海,背蟲奇病,思及關均笙翁。食桃太多,不去皮,桃毛粘脹,破裂胃腸內膜。因而又有所感想焉,昔羅馬塞菩提大帝,由過食而死;英約翰王,亦啖桃過度而死。合觀于此,知凡事皆須有節(jié)制,而衛(wèi)生學之不可不講矣。但如食物,固要知化驗物質之成分。明其有某種補益,仍須自驗本人本體之是否相宜。即如萊菔生菜,說滋益甚優(yōu)也,而余每食必長夜作咳,小便不禁。如香蕉,維他命最多,最補益,而余稍食多必滯。又例如蘋果,英醫(yī)說能消化增食,日醫(yī)說木纖維太多,難化。吾誰適從,是本體是否相宜,亦須自驗矣。又味之常食莫如鹽。中國襟山帶海,魚鹽之利,澤溉東南,歷史編為專論?,F(xiàn)在西學家檢驗,鹽內純然是蟲,非透煮則食將為患,然食鹽眾而蟲患者無多。且檢驗類于說鹽者,日所嘗聞。故各物顯有損益之分,余必遵必戒。茍非認真有大損害者,余性簡率,頗不耐于太過矜持,迥非謂檢驗之不足憑信也。

        譯文:

        吳文海先生背部得了寄生蟲怪病,讓我想起關均笙老人吃了大量不去毛的桃子而致胃腸病,也想起羅馬大帝塞菩提因過度飲食而死,以及英王約翰吃桃過多而亡。如此看來,凡事都要講究個度。所以很有必要談一談營養(yǎng)衛(wèi)生。例如食物含有何種成分,有何營養(yǎng),我們都要搞清楚,并且要知道該食物是否適合不同的個體。例如,都說蘿卜菜補益有加,而我每次吃了都會通宵咳嗽,小便頻數(shù);又如香蕉富含維生素,而我吃了卻會消化不良,腸胃積滯;再如蘋果,英國醫(yī)生認為可以健胃消食,而日本醫(yī)生則認為纖維過多,難以消化。究竟該信誰呢?其實還是因個體而異,究竟是助消化還是難消化,只有親自吃了才知道。曾有專論記載在我國東南地勢要塞開放商業(yè),發(fā)展?jié)O業(yè)鹽業(yè),推動著當?shù)氐慕?jīng)濟發(fā)展。就拿我們常吃的食鹽來說,現(xiàn)代醫(yī)學檢驗得知鹽中含有很多寄生蟲,生吃會致病,然而實際上因此而致病的卻很少見。因此,萬物都有利弊之分,我會遵循警惕。如果不是確實有很大危害,以我率直的性格,是不會過于拘泥于檢驗結果的,當然不是說現(xiàn)代醫(yī)學的檢驗不足以相信。


        按語:

        對于日常的飲食種類和用量,都要有個度。過度食用往往危害身體健康,而每一種食物又都非全然適合每個人,彼有益,此或有弊,因人而異。究竟是否適合個人,只有食用了才知道,不能單純依靠現(xiàn)代醫(yī)學對食物成分的化驗來判斷。

        溫馨提示:本公眾號文章旨在學術探討與學術交流,不建議直接使用文中治療方法,如需使用應咨詢醫(yī)生為好,謝謝理解和支持!
        亚洲成本人片无码免费,日本精品在线一区欧美,99视频精品热播免费观看,最新2021久久精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