當前位置:首頁 > 名老中醫(yī)工作室 > 李燕林 > 名醫(yī)研究 > 典型醫(yī)案
張某,男,46歲。發(fā)病節(jié)氣:大雪。
初診日期:2019年12月14日。
主訴:反復血尿5年余,復發(fā)半月余。
現(xiàn)病史:5年前體檢發(fā)現(xiàn)尿潛血(+++),因自覺尿頻尿澀痛,自行服用白花蛇舌草等清熱解毒的藥物,癥狀反復,長期復查尿常規(guī)都提示潛血(+++),但患者未行進一步檢查。近半個月,患者出現(xiàn)小便干澀痛感,尿色深紅,偶有血塊,口干,腰膝酸軟,偶有酸痛,頭暈耳鳴、形體消瘦,潮熱盜汗,大便較干,睡眠欠佳,飲食胃口可。舌紅,苔少,脈沉數(shù)。
西醫(yī)診斷:尿血。
中醫(yī)診斷:血淋(腎陰虛證)。 ??
治法:滋補腎陰,寧血止血。
方藥:二至丸加減。 ?
炙甘草10g,茯苓30g,昆明山海棠15g(先煎),黃芪10g,丹參20g,墨旱蓮10g,女貞子10g,僵蠶10g, 山茱萸15g,狗脊10g,仙鶴草 15g。
7劑,水煎服,日1劑,早晚分服。
服上方后,患者尿頻減少。
二診:2019年12月26日。
患者現(xiàn)復診,服上方后,小便熱澀刺痛減輕,尿色淡紅,無肉眼可見血塊,疼痛好轉(zhuǎn),無口渴心煩,仍偶有腰膝酸軟、頭暈耳鳴,形體消瘦,潮熱盜汗,大便正常。飲食胃口可。舌紅,苔薄白,脈細數(shù)。
茯苓30g,昆明山海棠15g(先煎),黃芪10g,丹參20g,墨旱蓮10g,女貞子10g,僵蠶10g,山茱萸15g,狗脊10g,仙鶴草 15g,蒲黃10g,通草10g,滑石10g,熟地黃15g,牛膝15g。
7劑,水煎服,日1劑,早晚分服。
三診:2020年1月3日。
患者服上方后,小便無熱澀刺痛,尿色正常,無肉眼可見血塊,無疼痛,無口渴心煩,稍腰膝酸軟、無頭暈耳鳴、潮熱盜汗,大便正常。飲食胃口可。舌紅,苔薄白,脈沉細。復查尿常規(guī):隱血:弱陽性。
茯苓30g,昆明山海棠15g(先煎),黃芪10g,丹參20g,墨旱蓮10g,女貞子10g,僵蠶10g,山茱萸15g,狗脊10g,仙鶴草 15g,牛膝10g,杜仲10g。
7劑,水煎服,日1劑,早晚分服。
按:此案屬于中醫(yī)“血淋”范疇?!吨T病源候論·淋病諸候》曰:血淋者,是熱淋之甚者,則尿血,謂之血淋。血淋系“六淋”之一,屬淋證范疇。血淋病位主要在膀胱和腎,且與肝脾亦有關。其主要發(fā)病機理為濕熱蘊結(jié)下焦,導致膀胱氣化不利。病久則可由實轉(zhuǎn)虛,而見虛實夾雜證?!夺t(yī)宗必讀·淋證》將血淋分為血熱、血冷、血虛、血瘀諸種。主癥小便澀痛有血。血熱者,尿出灼熱刺痛,血色鮮紅,脈有力,治宜涼血清熱。血冷者,尿出血色晦暗,面色枯白,脈沉遲,治宜溫暖下元。血虛者,尿出時澀痛不甚,尿色淡紅,脈虛數(shù),治宜滋陰補血,加側(cè)柏葉、車前子、白芍。血虛有熱,宜滋陰清熱。血瘀者,尿時陰中痛如刀割,血色紫暗有塊,小腹硬滿,脈沉弦或數(shù),治宜活血通淋,選用通草、紅花、牛膝、牡丹皮。本病患者久淋不愈,耗傷正氣導致脾腎兩虛,腎陰不足,虛火灼絡,血不循經(jīng),故尿中帶血而至血淋。方中黃芪、炙甘草、茯苓補益脾氣,脾胃為氣血生化之源,脾氣健運,則氣血生成源源不斷;所謂瘀血不去新血不生,昆明山海棠祛瘀止血,丹參補氣活血通絡,僵蠶活絡通經(jīng);墨旱蓮、女貞子滋補肝腎,涼血止血;山茱萸、狗脊補益肝腎,強腰膝,仙鶴草補虛收斂止血;諸藥合用,共奏滋補腎陰、寧血止血之功。
亚洲成本人片无码免费,日本精品在线一区欧美,99视频精品热播免费观看,最新2021久久精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