當前位置:首頁 > 名老中醫(yī)工作室 > 李燕林 > 名醫(yī)研究 > 典型醫(yī)案
黃某,女,34歲。發(fā)病節(jié)氣:霜降。
初診日期:2017年10月23日。
主訴:睡眠差,多夢1年余。
現(xiàn)病史:1年前患者于生產(chǎn)后,出現(xiàn)情緒易激,煩躁,入睡時間長約30分鐘,睡眠深度不足,稍動即醒,自行服用少量“安眠藥”,入睡困難稍有緩解。但睡眠質(zhì)量差依舊存在。3月前,出現(xiàn)入睡困難,煩躁易怒,夜夢多,乏力,于當?shù)匦l(wèi)生院給予治療(具體不詳)后,效果不佳。遂今日就診。刻下癥:面色淡紅,眉頭緊鎖,入睡困難,睡后汗出易醒,睡眠質(zhì)量差,每日睡眠不足5小時,煩躁易怒,胸悶頭脹,時有晨起雙手發(fā)脹,口微苦,食納可,月經(jīng)量少,色紅,二便調(diào)。舌紅,少苔,脈弦細。
西醫(yī)診斷:失眠。
中醫(yī)診斷:不寐(肝郁化火)。
治法:清肝解郁,重鎮(zhèn)安神。
方藥:柴胡桂枝甘草龍骨牡蠣湯加減。
柴胡15g,黃芩10g,白芍10g,黃連5g,龍骨(先煎)30g,牡蠣(先煎)30g,桂枝10g,首烏藤30g。
7劑,每日1劑,溫服。
????二診:2017年10月30日。
面色淡紅,表情自然,胸悶減輕,睡后易醒稍較前改善,每日睡眠可達6小時,仍有入睡時間長,夜間微汗出,胸悶頭脹減輕,無雙手脹悶,情緒好轉(zhuǎn),口干,納可,月經(jīng)量少色紅,小便可,大便干。舌淡紅,少苔,脈細。
柴胡15g,黃芩10g,白芍10g,黃連5g,龍骨(先煎)30g,牡蠣(先煎)30g,桂枝10g,首烏藤30g,熟地黃15g,山藥30g。
7劑,每日1劑,溫服。
三診:2017年11月7日。
面色紅潤,心情較前改善,面帶微笑,入睡時間小于15分鐘,可睡至自然醒,不易醒,無夜間汗出、口干,胸悶頭脹消失,月經(jīng)量較前增多,二便調(diào)。舌淡紅,苔薄黃,脈細。
柴胡15g,黃芩10g,白芍10g,黃連5g,龍骨(先煎)30g,牡蠣(先煎)30g,桂枝10g,首烏藤30g,熟地黃15g,山藥30g。
14劑,每日1劑,溫服。隨訪3月,上述癥狀未再發(fā)。
按:本案屬中醫(yī)“不寐”范疇?!饵S帝內(nèi)經(jīng)》提出睡眠與陰、陽蹺脈脈氣盛衰有關(guān),陽蹺脈是膀胱經(jīng)之別,衛(wèi)氣始行時,陽蹺脈氣盛,使人目張而寤;陰蹺脈是腎經(jīng)之別,夜入于腎經(jīng)時,陰蹺脈氣盛,故目合而寐。因此治療不寐以“調(diào)整陰陽”為總則。四診合參,此案患者慮為肝郁化火型不寐?;颊弋a(chǎn)后情緒有較大波動,肝氣不疏,樞機不利,陰陽相交的通路不暢,故入睡困難,胸悶頭脹,雙手發(fā)脹;郁久化火,故煩躁易怒;產(chǎn)后體虛,陰血耗傷,故睡后汗出,月經(jīng)量少,色紅。方擬柴胡加龍骨牡蠣湯,此方能和解少陽,通陽瀉熱,重鎮(zhèn)安神,出自《傷寒論》107條:“傷寒八九日,下之,胸滿煩驚,小便不利,譫語,一身盡重,不可轉(zhuǎn)側(cè)者,柴胡加龍骨牡蠣湯主之。”本方由小柴胡湯加龍骨、牡蠣、桂枝、茯苓組成。柴胡、黃芩、桂枝和里解外;龍骨、牡蠣重鎮(zhèn)安神;茯苓利小便,安心神。
患者二診時,面色紅潤,表情自然,睡后易醒較前改善,每日睡眠可達6小時,仍有入睡時間長,夜間微汗出,胸悶頭脹減輕,無雙手脹悶,情緒好轉(zhuǎn),口干,納可,月經(jīng)量少色紅,小便可,大便干。舌淡紅,少苔,脈細。一診時即有陰血不足之象,但考慮熱象明顯,恐滋補之品助熱,故未加入。二診肝郁及火熱已不顯,可加入熟地黃滋陰養(yǎng)血,潤腸通便。山藥補脾,以防熟地黃滋膩。三診時,入睡時間已小于15分鐘,可睡至自然醒,無夜間汗出、口干,胸悶頭脹消失,月經(jīng)量較前增多,二便調(diào)。故維持原方繼續(xù)鞏固藥效,同時囑患者清淡飲食,多和家人和朋友溝通聊天,放松心情。共奏其效。
亚洲成本人片无码免费,日本精品在线一区欧美,99视频精品热播免费观看,最新2021久久精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