李燕林教授治療便秘驗案1則

        發(fā)布人: 更新時間:2023-05-11

        張某,男,43歲。發(fā)病節(jié)氣:小寒。

        初診時間:201917日。

        主訴:腹痛、大便秘結(jié)4天。

        現(xiàn)病史患者自述4天前因貪涼飲冷,后感腹部不適,腹痛拘急,痛勢急暴,無惡心嘔吐,遇寒則痛甚,得熱則痛減,繼而便秘難解,腹中冷痛不止,臍下絞結(jié),繞臍不止,手足欠溫,口淡不渴,小便清長,無發(fā)熱惡寒?;颊咴ギ?shù)卦\所進行治療,外用開塞露20mL,大便依舊未行,后服用通便藥物(具體不詳),大便仍難解,現(xiàn)患者腹痛,大便秘結(jié),至今未解。腹部脹滿拒按,脅下疼痛,怕冷,手腳冰涼、穿衛(wèi)衣保暖,舌淡苔白膩,脈沉弦而遲。

        西醫(yī)診斷:急性腸炎。

        中醫(yī)診斷:便秘(脾陽不足,寒積內(nèi)結(jié))。

        治法:攻下寒積,溫補脾陽。

        方藥:溫脾湯加減。

        大黃10g,當歸10g,干姜5g,附子15g(先煎),黨參20g,芒硝5g(溶化),炙甘草15g,肉桂5g(泡服),吳茱萸5g。

        上方以水800mL煎至200mL,餐后溫服,每日兩劑,共4劑。

        ????二診:2019111日。

        2天后患者前來復診,患者服上方后,當晚便行大便,大便惡臭,便多,質(zhì)硬,現(xiàn)患者大便日行一次,便難解,腹部疼痛減輕,脹滿減輕,無脅痛,手足不溫,口淡不渴,胃納較差,無食欲,喜歡熱飲,飲不多,眠可,小便清長,舌淡苔白膩,脈沉弦而遲。

        當歸10g,干姜5g,附子10g(先煎),大黃10g,黨參20g,甘草5g,肉桂5g(泡服),吳茱萸5g,陳皮10g,砂仁5g,白術(shù)15g,麥芽15g,雞內(nèi)金10g。

        上方以水800mL煎至200mL,餐后溫服,每日1劑,共7

        服上方后,連續(xù)隨訪10天,患者癥狀好轉(zhuǎn),胃納可,大小便正常,無其他不適。

        按:此案屬于中醫(yī)便秘范疇。此案患者便秘慮為脾陽不足,陰寒內(nèi)盛,寒積中阻所致。寒實冷積阻于腸間,腑氣不通,故便秘腹痛、繞臍不止;脾陽不足,四末失于溫煦,則手足不溫;脈沉弦而遲,是陰盛里實之征。本方證雖屬寒積便秘,但脾陽不足是為致病之本,若純用攻下,必更傷中陽;單用溫補,則寒積難去,惟攻逐寒積與溫補脾陽并用,方為兩全之策。故以溫脾湯加減。方中附子配大黃為君,用附子之大辛大熱溫壯脾陽,解散寒凝,配大黃瀉下已成之冷積。芒硝潤腸軟堅,助大黃瀉下攻積;干姜溫中助陽,助附子溫中散寒,均為臣藥。人參、當歸益氣養(yǎng)血,使下不傷正為佐。甘草既助人參益氣,又可調(diào)和諸藥為使。諸藥協(xié)力,使寒邪去,積滯行,脾陽復。腹中冷痛,加肉桂、吳茱萸以增強溫中祛寒之力。方證相應,取效甚捷。

        亚洲成本人片无码免费,日本精品在线一区欧美,99视频精品热播免费观看,最新2021久久精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