賴海標教授運用柴胡加龍骨牡蠣湯加減治療中風案

        發(fā)布人: 更新時間:2025-01-26

        患者李某,男,51歲。2023年4月3日初診。
        因左側肢體無力1月康復科門診就診。緣患者1月前無明顯誘因下出現(xiàn)左側肢體無力,伴頭暈眼花,記憶力下降,心煩多夢,平素偶有熬夜,性格急躁易怒。予收入康復科住院治療,住院期間予以中西醫(yī)結合治療,中藥以半夏白術天麻湯、天麻鉤藤飲等為主,患者自訴效果一般,故出院后求診于賴海標教授門診??淘\:患者左側肢體乏力,頭暈眼花,記憶力下降,心煩多夢,納可,二便尚調。查體:T 36.5℃、P 80次/分、R 21次/分、BP 120/80 mmHg。心肺查體未見異常,腹軟,無壓痛,無反跳痛及肌緊張,雙下肢無水腫,神經系統(tǒng)檢查無異常,舌紅胖、苔薄黃,脈細。 輔助檢查:顱腦CT示:1 考慮左側頸內動脈C6段小動脈瘤。2、GIP提示掃描范圍內雙側大腦半球灌注大致對稱。顱腦MRI示:雙側額葉缺血灶。2.SWI未見明顯異常。TCD示:1、被檢頸、腦血管血流未見明顯異常。
        西醫(yī)診斷:基底節(jié)腦梗死中醫(yī)診斷:中風(中經絡)證型:肝陽上亢治法:平肝潛陽處方:柴胡加龍骨牡蠣湯[1]加減
        組成:
        北柴胡10克? ?黃芩15克? ?清半夏10克? ?黑棗15克? ?黨參10克? ? ?
        生姜10克? ? 龍骨30克先煎? ? ? ?牡蠣30克先煎? ? 茯苓15克? ? ?
        熟大黃10克? ?桂枝10克? ? ? ? ? 生石膏40克? ? ?瓜蔞皮15克? ?
        牛膝10克
        14劑,水煎取汁200mL,每日1劑,早晚溫服。
        囑患者調整生活作息,適當活動,避風寒、慎飲食、暢情志。
        2023年4月24日二診
        左側肢體無力及頭昏眼花好轉,記憶力好轉,心煩多夢減少。舌紅,苔薄白,脈弦實。效不更方,繼續(xù)予柴胡加龍骨牡蠣湯口服治療,處方同前。
        2023年5月29日三診
        左側肢體乏力癥狀消失,仍有頭昏眼花,但較前明顯減輕,記憶力好轉,激動時記憶力下降,無心煩多夢。舌紅,苔黃膩,脈弦滑。見舌苔較前黃膩,考慮肝陽上亢化熱,熱久化濕化痰,予前方去滋膩黑棗、生姜,加竹茹、生甘草清熱化痰。
        2023年6月12日四診
        目前基本無左側肢體乏力,頭昏眼花偶發(fā)且癥狀輕微,記憶力較上診好轉,但情緒激動后仍容易忘事,其余同前。舌紅,苔黃膩,脈滑數(shù)。仍見舌苔黃膩,守前方去滋膩之黨參及去生石膏避免過度清熱耗傷陽氣,加石決明以加強平肝潛陽,麩炒枳殼理氣寬中。
        目前電話隨訪患者精神狀態(tài)佳,上述癥狀均消失,囑繼續(xù)調情志,避免情緒過激。
        按:
        腦梗塞又稱缺血性腦卒中是臨床上常見的疾病之一,該疾病多見于中老年群體,通常影響生活能力和神經功能,如不同程度的神志不清、半身不遂以及肢體麻木等臨床癥狀。西醫(yī)藥以溶栓、抗血小板聚集、抗凝、降纖、腦保護等藥物治療。
        中風始見于《黃帝內經》,書中將卒中昏迷稱之為“仆擊”“大厥”“薄厥”,稱半身不遂為“偏枯”“偏風”“身偏不用”“風痱”等?!秲冉洝氛J為感受外邪、煩勞暴怒可誘發(fā)本病,與體質、飲食有關?!端貑枴ど鷼馔ㄌ煺摗吩疲骸按笈瓌t形氣絕,而血菀于上,使人薄厥”。其病機乃“血之與氣,并走于上”所致,預后多不良。金·李東垣在《醫(yī)學發(fā)明·中風有三》有言:“正氣自虛”,“凡人年逾四旬,氣衰之際,或因憂喜憤怒傷其氣者,多有此疾?!鼻濉と~天士始明確以“內風”立論,認為:“精血衰耗,水不涵木……肝陽偏亢,內風時起?!辈⑻岢鲎剃幭L、滋陰潛陽以及開閉、固脫等法。近代醫(yī)家如張伯龍、張山雷、張錫純認識到本病的發(fā)生主要是肝陽化風、氣血上逆、直沖犯腦所致,治療上常用天麻鉤藤飲,多能取效。
        本案中患者平素煩躁易怒,以此為辨方證要點,結合中醫(yī)四診,考慮其為情志失調所致,證屬肝陽上亢。七情所傷,肝氣郁結,氣郁化火,或暴怒傷肝,肝陽暴張,內風動越,或心火暴甚,風火相扇,血隨氣逆,引起氣血逆亂,上沖犯清竅,血溢脈外或血瘀腦脈而發(fā)為中風(中經絡),證屬肝陽上亢。? ?
        有是證用是方,賴海標教授運用柴胡加龍骨牡蠣湯加減治療本案取效。柴胡加龍骨牡蠣湯出自《傷寒論 · 辨少陽病脈證并治》,107 條原文為“傷寒八九日,下之,胸滿煩驚,小便不利,譫語,一身重,不可轉側者,柴胡加龍骨牡蠣湯主之?!逼浞剿幗M成:柴胡、龍骨、黃芩、生姜、鉛丹、人參、桂枝、茯苓、半夏、大黃、牡蠣及大棗。原方具有除胸滿、定煩驚、除譫語、輕身功效,且以胸滿煩驚、一身盡重不可轉側為表現(xiàn)特征。方中柴胡可疏肝,龍骨、牡蠣和鉛丹重鎮(zhèn)理怯而安神明,黃芩清肝火,桂枝溫通經脈,大黃泄熱清里,人參、大棗及生姜益氣和中?;颊叱霈F(xiàn)肢體乏力可以理解為“一身盡重不可轉側”其中的表現(xiàn);頭暈眼花、記憶力下降可以理解為“譫語”腦病其中癥狀;心煩多夢理解為“驚”其中的伴隨癥狀。故方證呼應,可將其用于中風中肝陽上亢。方中鉛丹為鉛的氧化物,現(xiàn)代藥理提示容易重金屬中毒,故去而不用;賴海標教授常懷慈悲之心,考慮人參價高,且患者久病纏身,故以價廉之黨參代人參;重用龍骨牡蠣,意在加強鎮(zhèn)驚潛陽。心情不暢,郁久化火,火邪上擾心神,則患者心煩多夢,近代中西醫(yī)結合大家張錫純先生在《醫(yī)學衷中參西錄》中關于鎮(zhèn)肝熄風湯使用曾有言:“心中熱盛者,加生石膏一兩”,賴海標教授因此加用生石膏以清熱瀉火,再入牛膝引血下行;肝主疏瀉,陽亢則為疏瀉太過,加用瓜蔞皮寬胸散結,調暢氣機。全方共奏平肝潛陽、瀉熱、行氣寬胸,情志舒暢,則一身之氣機得暢,諸證緩解。
        中醫(yī)治療中風的方藥浩如煙海,如何精準選方是臨證時常遇到的困擾,特別是對于青年中醫(yī)生更是常常手足無措,賴海標教授抓主癥辨方證、緊扣病機用經方,一診而建功,值得我們中醫(yī)后學們學習和效仿。

        亚洲成本人片无码免费,日本精品在线一区欧美,99视频精品热播免费观看,最新2021久久精品